| 国务院信息 |

您所在位置>>首页>>人民调解>>工作动态

扎根基层化纠纷依法调解促和谐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16-09-02

扎根基层化纠纷依法调解促和谐

——海淀区人民调解工作巡礼

 

2016828日是《人民调解法》颁布6周年的日子。海淀区司法局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司法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织严织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促进行专调解组织发展,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上半年,全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10190件,调解成功9883件,调解成功率96.9%,涉及当事人22908人,调解疑难复杂案件45件,涉及金额13011.7万元,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顺应形势,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为贯彻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于5月组织召开海淀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培训交流会。总结近几年行专调解组织发展的成绩和特色,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方向、明确任务。

第二,围绕服务核心区建设,拓宽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一是为满足中关村西区双创企业关于合同、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的调解需要,指导海淀街道、中关村西区办联合成立以服务核心区小微企业发展为宗旨的“中关村西区创新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二是为调解我区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纠纷,指导区工商联成立“区工商联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三,提高培训实效,创建“海淀区人民调解讲师团”。发挥专家调解员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人民调解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我区调解员培训的师资力量,成立由10名调解专家组成的“海淀区人民调解讲师团”。成立以来,已开展面向一线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及面向百姓的宣讲活动十余场。

第四,提高调解能力,开展人民调解员分级分类培训。一方面,我局于6月中旬精心组织全区180名骨干调解员召开人民调解工作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开阔了眼界,提升调解员队伍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指导各街镇司法所对一线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以提升调解员业务技能为目标,以换届选举后新任调解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28场次,培训人民调解员5000余人次。

第五,精心编撰《海淀区2015年优秀人民调解案例汇编》。年初,22个街镇共报送了2015年人民调解案例141篇,基层科筛选出其中典型性强、指导性强的优秀案例89篇,并加以精彩点评,编撰完成《海淀区2015年优秀人民调解案例汇编》。

第六,总结工作经验,树推先进典型,提升宣传力度。深入一线调研,总结我区高校调解工作的特色亮点,编写《北京市海淀区加强高校调解矛盾纠纷化解 全面构建首都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经验材料,先后刊登于《司法部司法行政工作动态》、《北京司法行政情况专报》及《北京调解》。8月,以“人民调解在身边”为主题,在全区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宣传月活动。同时,探索运用新媒体,开通“海淀调解”微信公众号。

第七,参与我区司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目前社会矛盾凸显,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法院受案压力巨大,开展诉调对接工作迫在眉睫。北京市高院出台文件,建立特殊类型案件立案前调解程序前置工作机制以及立案后委托调解工作机制。为全面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落实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在区委政法委牵头领导下,我局与区法院等部门先后四次开展调研座谈。根据工作实际,我局起草了《关于建立区诉前调解中心的请示》,明确了诉前调解工作必要性、机构设置及人员选聘、工作内容、机制建设、所需经费等五部分问题。

第八,坚持问题导向,规范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为提高全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公信力和影响力,区司法局基层科工作人员带着问题,到人民调解案件量、司法确认案件量较大、具有较多司法确认办理经验的永定路、北太平庄等街镇以及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进行集中调研。通过查找问题、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630日组织召开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专题研讨会,邀请各街镇司法所负责人民调解工作的司法助理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交流研讨。该《指导意见》的出台,对提升我区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下面介绍几个我区优秀特色人民调解组织:

西北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十年来坚持开展“法官接待日”活动100余场,在有效化解民间纠纷的同时,切实提高一线人民调解员调解能力。同时,发挥人民调解制度优势,主动化解由城乡改造、拆迁腾退等引发的重点矛盾纠纷。今年上半年共化解矛盾纠纷377件,涉及群众902人。西北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市司法局评为“人民调解先进集体”。

学院路街道北京科技大学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创建 心桥室,为社区居民提供倾诉、恳谈的私密场所,架建起沟通的桥梁。完善法律服务室、法律宣传角和法制宣传栏,扩宽宣传渠道,开辟了信息传递的直通车。在此基础上,调委会每年接案均在百件左右,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7%以上。学院路街道北京科技大学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八里庄街道北京印象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践行“预防工作要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到激化前”的工作理念。2014年国庆节后,居民反映小区无热水供应,给日常生活造成许多不便,已经有些居民表示不满,向社区居委会投诉物业公司。调解员得知后,为不让事态扩大化,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得知是热力公司检修管道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当即,一方面将客观情况告知居民,安抚情绪,另一方面协调热力公司,尽快缩短管道的检修时间,并要求物业公司配合做好解释及临时应急措施,保障居民的生活。由于措施及时得当,将一起涉及面大的矛盾化解在萌芽中,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安定团结。

马连洼街道流动人口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民间纠纷发展的需要,打好“老乡”调解员这张亲情牌。有一次,在天秀早市马某和吴某因摊位被挤占引发矛盾,随即大打出手,后流动人口调委会“老乡”调解员明确指出双方的问题,并耐心说服教育,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马某承担吴某的医药费,双方摊位面积重新界定。

中关村西区创新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有效化解由于产业结构、业态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写字楼租赁合同、劳动关系等复杂矛盾纠纷,以及中关村西区创新创业小微企业在设立、经营中产生的各类纠纷,为其营造优质的经营和市场环境秩序,真正服务中关村西区发展,海淀街道工委、办事处和中关村西区办领导高度重视,司法所主动作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摸清需求、整合专业法律人才,成立了海淀区中关村西区创新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调委会地点确定在创业公社内,已正式对外开展调解业务。

海淀区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 “消费者优先”理念,倾听消费者声音、重视消费者诉求、满足消费者需要,将人民调解制度纳入日常消费纠纷调解工作中去。2015年,调委会共调解55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9215.5元,为建设海淀区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海淀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2009年成立以来,共调解案件7739件,成功化解4471件,标的金额达6603万元。一位公司负责人评价说:“劳动争议调解减少了复杂的程序,提高了效率,为我们当事人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没激化我与对方的矛盾。”海淀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北京市司法局评为“北京市人民调解工作优秀品牌”。

中央民族大学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方面注重吸收并培养少数民族师生参与到调解工作,运用其语言优势、情感优势,在调解因语言、习惯等引发的纠纷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注意调解工作的前置,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纠纷排查,利用民族文化节开展法律知识的普及,将各民族团结起来,促进校园和谐平稳。

田村路街道胡国松工作室以优秀人民调解员胡国松个人命名,积极总结和推广“胡国松调解十三法”,坚持柔性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思路,为地区群众提供一个化解矛盾、诉说心结的温馨环境,为地区调解员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实践场所,更为“田村路人民调解品牌”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

羊坊店街道治安纠纷、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室发挥专职调解员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平均每年调解各类纠纷230余件,每年义务为地区居民免费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件。专职调解员常随派出所干警深入现场,现身说法,就地调解,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版权所有:bet28365365娱乐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号  邮编:100195
电话:010-88489001 传真:010-88489003